造價通
更新時間:2025.05.17
暗管排水布置要求

格式:pdf

大小:79KB

頁數: 3頁

②布置要求 ――吸水管 (田間末級排水暗管) 管線平面布置宜相互平行, 與地下水流動方向的夾角不宜小于 40°。 ――集水管或明溝宜順地面坡向布置與吸水管管線夾角不 應小于 30°,且集排通 暢。各級排水暗管的首端與相應上一級灌溉渠道的距離不宜 小于 3m。 ――下列位置應設置檢查井:吸水管長度超過 200m或集水管 長度超過 300m處;集水管穿越道路或渠溝時,道路或渠溝兩 側;集水管縱坡變化處;集水管與吸水管連接處。檢查井間 距不宜小于 50m,井徑不宜小于 80cm。井的上一級管底應高 于下一級管頂。井內應預留 30~50cm的沉沙深度。明式檢查 井頂部應加蓋保護,暗式檢查井頂部覆土厚度不宜小于 50cm。 ――水稻區(qū)和水旱輪作區(qū)的吸水管、集水管或明溝出口處宜 設置排水控制口門。吸水管出口可逐條設置,也可按田塊多 條集中設置控制口門。 ――暗管排水進入明溝處應采取防沖措施。 ――暗管

利用塑料波紋的暗管排水

格式:pdf

大小:79KB

頁數:

排水是改良重鹽堿地和防止土壤次生鹽漬化的一項有效技術措施.排水方式有明溝排水和暗管排水兩種.近年來,世界上已采用塑料波紋管代替瓦管或混凝土管來排除地下水.我國自1978年起也陸續(xù)在天津市、上海市、江蘇、山東、河南、安徽、廣東、黑龍江及新疆等省區(qū)試用這一新技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987年引進荷蘭的挖溝鋪管機,在農二師二十九團建立了暗排試點,取得了改土、增產的初步效果.

專題概述
暗管排水相關專題

分類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