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4.7MB
頁數(shù): 14頁
基坑降水方法 基坑降水是指在開挖基坑時, 地下水位高于開挖底面, 地下水會不斷滲入坑 內(nèi),為保證基坑能在干燥條件下施工,防止邊坡失穩(wěn)、基礎流砂、坑底隆起、坑 底管涌和地基承載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 降水的施工工程是深基坑施工的一到 重要的施工環(huán)節(jié),很大部分的基坑事故都是與地下水有關系。 基坑降水是保證基礎質(zhì)量的重要步驟, 明溝加集水井降水、 輕型井點降水、 噴射 井點降水、電滲井點降水、 深井井點降水等等。 基坑寬度小于 6 米時可沿基坑長 邊方向布置單側(cè)線性井點, 大于 6 米則需兩則布置或環(huán)狀布置井點。 單側(cè)線性井 點要布置在地下水流靠上游的方向上。 降水井運行一段時間后, 地下水會形成穩(wěn) 定的降水漏斗。降水漏斗的坡度約為 1:10,也就是說,當井點處地下水位下降 1 米并長時間穩(wěn)定時,離井點約 10 米范圍內(nèi)的地下水位都將受到影響,而且, 距離井點越遠降水幅度越小。 關于基坑降水工程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38KB
頁數(shù): 3頁
深井(大口井)井點降水工法 前言 在深基礎施工中,經(jīng)常需要降低地下水位,而國內(nèi)常用的輕型井點,存在一些難以克服 的缺點,其性能也是不理想的。輕型井點受吸程限制,如果降水深度超過 6m,往往需要設 置多級井點,至使抽水設備翻番,挖土量也明顯增加,輕型井點并距很小, 土方運輸車輛和 施工機械出入不便,而且施工費用也高。 1983 年,我局在承建引灤入津工程時,大面積的 基坑降水,若采用輕型井點,需設置 1 萬 5 千口以上井點,保證降水系統(tǒng)的正常運轉(zhuǎn)是比 較困難的。繁重的施工任務促使我們探索降水新技術(shù),經(jīng)過試驗驗證,決定采用深井井點, 全部基坑只需 600 口井點即可滿足降水要求,降水深度可以超過 10m。潛水泵出現(xiàn)故障, 只局限于單個的井點, 更換也比較方便。 深井井點在引灤入津工程中的成功應用, 表明其性 能優(yōu)于國內(nèi)認為先進的噴射井點,該項技術(shù)在我局承建的國內(nèi)外工程中都已得到推廣應用。 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