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62KB
頁數(shù): 1頁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術被普遍的應用在了建筑領域中,推動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同時,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也為建筑效果圖的前進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提高了建筑效果圖所要呈現(xiàn)和渲染的效果。一般建筑效果圖在制作時主要涉及材質、建模和燈光三個方面的設計,其中燈光布局是否合理、參數(shù)的設置是否得當關系著建筑效果圖所要表現(xiàn)的建筑場景效果,因此,本文通過研究建筑效果圖的燈管布局,分析各種布局方法的設置技巧,以期提高建筑效果。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7KB
頁數(shù): 2頁
燈光的布置方法 雖然說一個復雜的場景由 100名燈光師分別來布光會有 100 種不同的方案與效果, 但是 布光的幾個原則是大家都會遵守的。 對于室內(nèi)效果圖與室內(nèi)攝影, 有個著名而經(jīng)典的布光理 論就是“三點照明”。 三點照明, 又稱為區(qū)域照明,一般用于較小范圍的場景照明。 如果場景很大, 可以把它 拆分成若干個較小的區(qū)域進行布光。一般有三盞燈即可,分別為主體光、輔助光與背景光。 主體光:通常用它來照亮場景中的主要對象與其周圍區(qū)域, 并且擔任給主體對象投影的 功能。主要的明暗關系由主體光決定, 包括投影的方向。 主體光的任務根據(jù)需要也可以用幾 盞燈光來共同完成。 如主光燈在 15 度到 30 度的位置上, 稱順光;在 45度到 90度的位置上, 稱為側光;在 90 度到 120 度的位置上成為側逆光。主體光常用聚光燈來完成。筆者喜歡把 主體光的亮度設置為 240 左右。 輔助光:又稱為補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