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28KB
頁數(shù): 4頁
教室的“軟裝修” 武漢市新洲區(qū)陽邏街第三小學 朱建華 教室是校園文化的主要窗口,既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場所,也 是學校育人的主要陣地, 其影響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教室就是學生的家, 教室布置一直以來都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作為班主任, 我們不能 改變教室的硬件環(huán)境,但我們可以對其進行“軟裝修” ,使之變得美觀、 溫馨。一個好的“軟裝修” ,最能體現(xiàn)出班級的建設、班級的文化,還 能讓學生產(chǎn)生環(huán)境的認同感、 歸屬感,于潛移默化之中達到育人之目的。 一、展示個性的自我空間 每接一個班,我總是讓學生自己當設計師,自己裝修教室。同學 們自己構(gòu)思、自己制作、自己張貼,從名人名言到格言警句,從特色 欄到各類評比表,學生自己的智慧在教室的每一面墻 ?每一個角落都 得到充分展現(xiàn)。 我首先在征求全體同學意見的基礎上, 由班委會集中討論, 將教 室裝修成展示個性的自我空間, 分成幾個欄目分布在教室的每一面墻
格式:pdf
大小:273KB
頁數(shù): 95頁
共筑港灣之旅--裝修篇 發(fā)表于 2006-3-17 10:37 序言 買房前,租在別人的房子里,說 “回家”二字總覺底氣不足;買房后,房子未 裝修入住前,房子只能稱之為 “房子”,還不是“家”。“買房——裝修”在“家”的構(gòu) 建中扮演著非比尋常的角色。 由于工作都比較忙, 我們的裝修記錄可能不夠及時 和詳盡,而且能否堅持也是個問題, 但如果不把裝修的過程記錄下來, 總覺得以 后會是個缺憾。 思前想后,還是決定作個開篇, 由水和水岸共同把我們裝修的歷 程盡可能全面的記錄下來。 都說“家”是溫馨的港灣, 因此我們的裝修歷程就稱之 為“港灣之旅”。另外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港灣,不論是海灣還是河港,港灣里頭 總有水和岸;水不論多廣闊,最終都要靠岸;岸不在水邊,還能稱為 “岸”嗎?而 水和水岸交集的地方,往往都能避風,所以,自認為用港灣一詞更為貼切簡潔。 發(fā)表于 2006-3-17 11:43 前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