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303KB
頁數(shù): 6頁
項 次 工序節(jié)點 名 稱 圖 示 要求與做法 一 建筑物外 墻與散水 坡、臺階、 明溝留沉 降縫 1、散水坡、臺階、 明溝本身按≤ 6m 長 度(總長度均分)留 沉降縫。 2、外墻陰陽角位按 450角留沉降縫。 3、散水坡與臺階交 接處留沉降縫分隔。 二 室外地面 留伸縮縫 1、伸縫縱向間距≤ 30m。 2、縮縫橫向間距 ≤6m(總長度均分), 做法詳?shù)谌棥?三 室內地面 樓面留縮 縫 (一)地面 1、用大面積水泥混 凝土地面、樓面水泥 砂漿面層。 2、橫向縮縫間距按 軸線尺寸??v向縮縫 間距≤ 6m(橫向兩軸 線間總長度均分)。 3、采用金界機金界 縫,縫平直方正。 4、混凝土和水泥砂 漿達到強度等級后 才能進行金界縫。 (二)樓面 (三)嚴禁在已完成的樓地面上拌和 砂漿、揉制油灰、調制油漆等,防止地面 污染受損。 20 防水油膏 填 縫 室外地面 1. 5h 1. 5 h 20 45
格式:pdf
大小:6KB
頁數(shù): 3頁
后澆帶是指在現(xiàn)澆整體鋼筋混凝土結構中, 只在施工期間留 存的臨時性的帶形縫, 起到消化沉降收縮變形的作用, 根據(jù)工程 需要,保留一定時間后, 再用混凝土澆筑密實成為連續(xù)整體的結 構。還可以減小鋼筋混凝土收縮變形的溫度應力, 施工后澆帶分為后澆沉降帶、 后澆收縮帶和后澆溫度帶, 分 別用于解決高層主樓與低層裙房間差異沉降、 鋼筋混凝土收縮變 形相減小溫度應力等問題。 這種后澆帶一般具有多種變形縫的功 能,設計時應考慮以—種功能為主,其他功能為輔。施工后澆帶 是整個建筑物,包括基礎及 L:部結構施工中的預留縫 (“縫” 很寬,故稱為“帶” ),待主體結構完成,將后澆帶混凝土補齊 后,這種“縫”即不存在,既在整個結構施工中解決了高層主樓 與低居裙房的差異沉降,又達到了不設永久變形縫的目的。 施工縫:因施工組織需要而在各施工單元分區(qū)間留設的縫。 施工 縫并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縫”,它只是因后澆注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