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通
更新時間:2025.04.12
紫甘薯葉總黃酮對四氯化碳致小鼠慢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3.0MB

頁數(shù): 3頁

通過腹腔注射7%的CCl4制備慢性肝損傷小鼠模型,分別用3種不同濃度的紫甘薯葉總黃酮(FPSPL)進行治療,檢測小鼠肝臟指數(shù)(LI),血清谷丙轉氨酶(ALT)和谷草轉氨酶(AST)活性,白蛋白(ALB)和總蛋白(TP)含量,肝組織勻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了FPSPL對小鼠慢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結果表明,FPSPL能顯著降低小鼠LI,降低血清ALT和AST活性,提高血清ALB和TP含量,提高肝組織SOD活性,降低MDA含量。FPSPL對四氯化碳導致的小鼠慢性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黃土高原刺槐人工幼林碳密度動態(tài)變化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395KB

頁數(shù): 5頁

為研究黃土高原幼齡人工刺槐林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有機碳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對刺槐林地在造林后4個階段(造林2、4、6、9 a)生態(tài)系統(tǒng)各層次的有機碳儲量進行了持續(xù)的監(jiān)測與調查。結果表明:造林在2 a內對林地有機碳儲量影響微小;造林2 a后,林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各層次有機碳密度均會隨著林齡的增大而呈規(guī)律性變化,其中土壤層和喬木層為生態(tài)系統(tǒng)有機碳的主要來源,土壤層有機碳密度及其在林地有機碳密度中所占的比例隨著林齡的增大而減小,喬木層有機碳密度呈相反變化趨勢。由此,黃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有機碳密度隨著林齡的增大而增加,與荒地相比,林地有機碳密度分別增加了6.2%、5.21%、21.81%和38.20%,表明黃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在造林后會逐步發(fā)揮其顯著的碳匯能力。

熱門知識

四氯化碳密度

精華知識

四氯化碳密度

最新知識

四氯化碳密度
點擊加載更多>>

相關問答

四氯化碳密度
點擊加載更多>>
專題概述
四氯化碳密度相關專題

分類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