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232KB
頁數(shù): 3頁
開灤趙各莊礦地質條件極其復雜,小構造發(fā)育和煤層賦存條件差一直是困擾礦井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在對無線電波透視技術不斷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礦井構造和煤層賦存特點,通過對坑透儀工作參數(shù)的正確選擇和采探對比,逐步形成了適合該礦實際的無線電探測、解釋、采探對比系統(tǒng),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了有效的地質保障。
格式:pdf
大小:317KB
頁數(shù): 6頁
等離子體對大功率電波的歐姆耗散會使電子溫度升高,進而導致電子密度和其他等離子體參數(shù)改變,實現(xiàn)電離層的地面人工變態(tài).本文基于大功率無線電波與低電離層相互作用的自洽模型,分析了不同入射條件下電離層參數(shù)的變化,主要結論如下:電離層D區(qū)是電波的主要吸收區(qū),并且其吸收強度隨入射頻率的升高而降低,當入射頻率為6 MHz(有效入射功率為200 MW)時電子溫度的最大增幅約為520 K,電子密度最大增幅為7300 cm~(-3)左右;電子溫度達到飽和所需時間小于電子密度的飽和時間,前者具有μs量級,后者具有ms量級;停止加熱后,電子溫度和密度迅速恢復到初始狀態(tài),恢復時間均小于各自的飽和時間,但量級相當;入射功率越高,電子溫度和密度的增幅越大,并且飽和時間也越長,在相同入射條件下,夜晚的飽和時間要大于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