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418KB
頁數(shù): 7頁
污水處理,就到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 ! 氧化溝工藝設計方法 目前,我國氧化溝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很大。究其原因,是我國還未系統(tǒng)地研究氧化溝技術與設 備,對國際上氧化溝技術跟蹤也不夠。故對氧化溝技術的掌握尚不夠全面,在工程上還缺乏系統(tǒng)和科學的設計 方法,對氧化溝新工藝、新池型、新配套設備了解甚少。我國現(xiàn)已引進數(shù)種氧化溝技術,應有條件來分析比較 和吸收消化。 首先,氧化溝屬延時曝氣活性污泥工藝,其原理和參數(shù)已有大量文獻報道。氧化溝設計中除了要考慮碳源污染 物的去除,還要考慮污水硝化和污泥穩(wěn)定化問題。去除不同的污染物,設計參數(shù)和方法是不同的。例如,考慮 污泥穩(wěn)定的氧化溝設計, 其設計參數(shù)主要考慮污泥齡和內源呼吸速率, 而不是傳統(tǒng)活性污泥工藝中的污泥負荷, 這時氧化溝的停留時間事實上是一個導出的參數(shù)。其次氧化溝最重要的特點之一是,專用的曝氣設備需要同時 滿足池內充氧和推動水沿溝渠流動的要求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36KB
頁數(shù): 4頁
日處理 4萬 m3氧化溝工藝計算 1、 設計參數(shù) 氧化溝內混合液污泥濃度 X,設計中取 X=4000mg/L 污泥齡 Qc=18d 回流污泥濃度 Xr= 10?6 SVI ·r = 10 ?6 100 ×1.2 =12000mg/L 式中 Xr:回流污泥濃度( mg/L) SVI:污泥容積指數(shù),取 100 r :系數(shù),采用 r=1.2 污泥回流比 R= XXr-X ×100%= 4000 12000-4000 ×100%=50% 2、 平面尺寸計算 1)好氧區(qū)有效容積 V?= YQ(S0-Se)Qc X(1+K d Q c) = 0.6×40000 ×(190-20) ×18 4000(1+0.05 ×18) =9663.2 ? 式中 V?:好氧區(qū)有效容積( ? ) Y : 污泥凈產率系數(shù) (kgMLSS/kgBOD5), 根據(jù) Qc,查表得